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如意李健安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全集小说阅读农门小娘子:我家夫君超旺家》,由网络作家“李如意李健安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小说《农门小娘子:我家夫君超旺家》,是作者“李如意李健安”笔下的一部穿越重生,文中的主要角色有冷香忆,小说详细内容介绍:高材生军医穿越成了农家女,用医术救死扶伤,用美食治愈众人。一时间名声大振,上门求亲的人都快踏破门槛啦!某腹黑毒舌男:我们多次相遇,一起经历过生死,这样的缘份,难道还不是命中注定?她莞尔一笑:我怎么角色,这是你的处心积虑……...
《全集小说阅读农门小娘子:我家夫君超旺家》精彩片段
李健安一本正经的道:“大丈夫一言即出,驷马难追。我们肯定明早要去给贺爷爷送饼。”
李如意环视四个哥哥,嘱咐道:“做买卖的就得讲究信誉,咱们家现在刚起步遵守承诺,以后也得如此。”
四少年不约而同的应下。
李健安待李如意走后,特意给三个弟弟道:“财不外露,以后可不许在外面说家里买卖的事。我们做的买卖,身上都带着钱,万一有歹人听说来拦路抢劫,怎么办?”
今个晚上李健安怀揣着近三分银子,一路上都是迈大步赶路,有个风吹草动都提心吊胆。
燕城的治安很好,可是万一有坏人呢。
李福康羞愧低头。李英华、李敏寒深以为然。
四人这就回屋去睡了。
李福康特意道:“大哥,我错了。”
“妹妹给我说,章家的王花、刘家的张氏妒忌咱们家,话里话外都是讥讽,好在娘根本不跟她们一般见识。”屋子里黑呼呼的,李健安也瞧不清李福康的表情,声音压低道:“等刘想回村,她要问你咱们家的买卖,你怎么说?”
张氏已给刘宝生下四男两女。刘想是他们的三女儿,今年十三岁,现在在镇里给大户人家当奴婢。
刘想小时候在村里常跟李福康说话。
有一次,刘宝借着醉酒还跟李山开玩笑,要把刘想许配给李福康。自此刘想就认为会当李福康的媳妇,对李福康跟别的少年不同。
李福康急忙道:“我当然不跟她说。”脱衣裤躺下后,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件事,“大哥,其实我对刘想没什么。我……不喜欢她。”
李健安倒是没笑话李福康,低声道:“你都是十三的男子汉了,既然不喜欢人家,就别跟她说话。”
李福康轻声道:“每次都是她主动跟我说话。”
“你不会装作听不见?”李健安用极低的声音道:“章春跟我说话,你看我搭理过她吗?”
章家章老头与丁婆子有三个儿子十个孙子孙女。
章春是大儿子章大山与大儿媳丁氏的长女,今年十三岁,如今也在镇里给大户人家当奴婢。
“嗯。”李福康心里下了个决定,学学大哥把心狠下来脸板起来,不理不喜欢的小女子,“大哥,你说明早还会下雨吗?”
李健安已经打起小呼噜。这两天他走了一百多里路,比李福康还多走三十里路。脑袋一沾枕头就睡着了。
李福康翻过身闭上眼,很快就进入梦乡。
次日一早,天公不作美,雨还下着,且还不小。
李如意在昨晚就想好今个休息,倒没什么,四个哥哥都是一脸沮丧。
李健安、李福康吃过早饭。一个穿上家里唯一的蓑衣,一个打上油伞,拿着十张饼带上李如意给的银钱就出发了。
土路十分泥泞,两人怕摔跤慢慢走,等到了镇口,差不多就是贺东风约好的时辰。
他们竟然看到黑痣老头的馄饨摊子支着呢。
三张很大的油伞把摊子的上空罩住不让雨水落下来,几个镇民坐在伞下吃着馄饨,有两个镇民手里都拿着一张饼。
他们清楚的记得昨天馄饨摊不卖饼,今个黑痣老头就卖上饼了,顿时心里升起浓浓的危机感。
黑痣老头的注意力都在摊子上面,没有看到李健安兄弟走过,要是看到了,只会给他心里添堵。
原来,黑痣老头为了把李家兄弟赶出金鸡镇,哪怕今天下雨,也在一大早烙好了八十张葱花饼。
谁知,他从家里到镇里这一路十几里,装东西的推车进水了,葱花饼进了雨水被泡了。
好家伙,摆在最上面五张葱花饼都泡烂了,下面的饼多多少少沾了雨水也泡软了。
他的葱花饼没有放盐,又不是用菜籽油烙出来的,味道很一般,再加上这么一泡,味道就难吃了。
他不得不便宜卖,刚开始一个铜钱两张葱花饼卖不动,只有降到一个铜钱三张葱花饼。
就这样老主顾都不说好吃,个个拿他的饼与昨天吃的李家葱花饼对比,把他气的差点掀摊子走人。
李福康拍了拍大门,“请问是贺爷爷家吗?我们是礼村卖葱花饼的李家兄弟。”
门里传来贺东风喜悦的声音,“这么大的雨,你们还来给我送饼,真是好娃娃。”
门打开了,李健安把蓑衣脱掉,将背在身后篓子放下来,从里面取出葱花饼交给贺东风。
两人一手交饼一手交钱。
李福康怕把贺东风淋着,给他打着油伞。
贺东风见葱花饼一张都没淋着雨水,一高兴要给二十个铜钱。
“我们家的葱花饼买九赠一。我们只能收九个铜钱。”李健安拿了应得的九个铜钱,朝贺东风鞠躬就与李福康走了。
贺东风把饼放在了宽敞明亮堂屋的柳木制的八仙桌上,跟女儿女婿夸道:“礼村李家的两个娃娃可真是能干厚道。”
女儿女婿昨晚来的,今早起得有些晚,这会子还没吃早饭,正好就吃被贺东风夸成一朵花似的葱花饼,吃了之后都觉得好吃,夸贺东风会买东西。
李健安、李福康买了白面、鸡蛋等东西之后,听到有人叫他们,扭头一看竟是熟人张屠夫。
这要是没有张屠夫的一大竹篮猪下水,哪来的本钱,哪来的买卖。
两少年不约而同的高声笑道:“张伯好!”
张屠夫穿着黑衣,打着赤脚,站在自家肉铺前,没想到李家两兄弟没有嫌弃他送的谢礼还这么热情的跟他打招呼,一时有些激动,大声道:“我听说你们昨天来镇里卖饼,怎么不到我家来坐坐吃口水?”
李健安语气诚恳,“昨个我们着急回家,就没有打扰你。”
张屠夫待两个少年走至,表情有些扭捏的问道:“那些猪下水,你们吃着可还好?”
两少年又是不约而同的答道:“好。很好。”
张屠夫倒有些不好意思了,大手摸摸脑袋。
他的老爹去燕城他妹妹家休养,临走时让他带着半扇猪去谢李如意,可是他家抠门的母老虎死活不干,愣是把半扇猪全部扣下,让他送臭烘烘的猪下水没人要的猪蹄。
他觉得太失礼怕被李家人骂出门去,使了个小心计,拿着一个大竹篮把猪下水、猪蹄装上,然后篮子里面垫上树叶,不让腥臭的血水流到地上,上面盖上一层黑布让人瞧不出是啥东西。
他在李家一口水没喝,放下大篮子磕了一个头就走,也是心虚。
李福康问道:“张伯,这几天你的生意可好?”
“我是这样想的,今个下午大哥与三哥去县城,明个早晨二哥与四哥去镇里。”李如意见四人均是一脸惊诧,心里暗笑,接着道:“昨个与今早,县里镇里的主顾已经见过大哥与二哥,并没有见过三哥与四哥。我是想让大哥二哥带着三哥四哥认认主顾。”
李英华、李敏寒面面相觑。两人打从娘胎里面就同吃同睡,现在做买卖,自是喜欢能在一起。
李福康跟两个弟弟的想法一样。
李健安瞟了李英华一眼,这几天李英华总想越过他这个大哥找妹妹要活干,让他莫名的生气,问道:“那以后呢?”
李如意柔声道:“从后日起,单日大哥、二哥去县城镇里,双日三哥、四哥去县城镇里。这样每天你们有两人去卖吃食,有两人留在家里守护我跟娘。”
李健安面带微笑,“甚好。”
另外三个少年一听不用与孪生兄弟分开,心里一喜,均是立刻点头应下。
赵氏见宝贝女儿竟能把四个儿子指挥的团团转,心里又惊又喜。
李如意去厨房给李健安、李福康倒了凉开水端过来让他们喝,朝家人微笑道:“我刚才蒸了黑面馒头,这就去弄菜,咱们吃了去睡午觉歇息。”
赵氏刚才以为宝贝女儿蒸馒头是晚上吃,谁知是中午吃,不年不节的吃三顿干什么,忙道:“早饭吃的那么好,到了晚上都不会饿,哪用得着吃午饭。”
“你怀着我的小弟弟,几个哥哥早上一直忙到现在,下午还要出门走三十里,我也是长身体的时候,都得吃中饭。”李如意见赵氏还要说话,挥挥手笑道:“娘,我把借你的十斤白面都还上了还赚到了银钱,你就好好养身子,家里的事都交给我与四个哥哥。”
“妹妹说的对。娘,你就好好养小弟弟吧。”
“娘,妹妹今个又要弄出泡菜,说是放到冬天卖大银钱。我们家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。”
四个少年轮流劝赵氏。
“你们啊。”赵氏轻叹一声,丈夫这才走了几天,这个家就变化这么大了,竟是奢侈到一天吃三顿。
李如意接着道:“吃不穷穿不穷,算计不到一世穷。我已经在想着咱们家冬天的买卖。娘,你就放心吧。”
赵氏已经亲眼目睹儿女赚到银钱,不然不会妥协,就这样轻轻点了点头,不过心里仍是担忧,特意道:“你们向我保证不把银钱借出去,也不许做任何危险的事。”
李英华笑道:“谁向我借钱,我肯定向谁诉苦,让他再也开不了这个口。”
李福康、李敏寒压根没想到有一天也能成为被人借钱的对象,乐得呵呵憨笑。
李健安干咳一声,等三个弟弟都收了笑容,方道:“娘,你放心,我们不会乱用银钱,也不会做危险的事。”
李如意是观察了三个月,认为四个哥哥都是勤快踏实干活的主,这才放心让他们做买卖,不然压根不让他们参与。
“你们都大了懂事了,能给家里赚银钱还很本分。好。我很高兴。”赵氏说着有些热泪盈眶。如果丈夫在家就好了,能跟她们一起一日吃三餐。
李如意厨房做菜,李英华跟着去生火,李敏寒把热水倒到木盆端到前院地上,让两个哥哥擦洗。
很快,香喷喷的饭菜端上了八仙桌,一家人坐下开吃。
菜是一凉一热,蒜泥茄子、炒小油菜,主食是黑面馒头,还有一个黄瓜丝汤。
蒜泥茄子的茄子蒸的很软,蒜泥糜烂。紫茄子营养高。吃生蒜杀菌。
小油菜用昨天从肥肠里面炕出的猪油炒的,比以前什么油都不放好吃多了。
黑面一斤一个铜板,价钱比白面便宜多了。
李如意蒸的黑面馒头由于面发的很好,一个有成人的拳头那么大,个个都绽开了花,看着就喜庆。
黄瓜汤是用两根黄瓜片做的。夏天人出人汗多,要多吃点放盐的汤水。
下午,李如意睡觉起来后就去厨房,见李英华、李敏寒已经把面揉好把葱花切好,便挽起袖子准备做葱花饼。
葱花饼要放盐,这个盐不是放在面粉里,而是放在葱花里面。
烙葱花饼废的油极少,但是没有油不香,多少要放点。
油分素油、荤油。
素油是用植物榨出的油,有菜籽、芝麻、茶、胡麻等。荤油是用动物脂肪炸出的油,有猪、羊、牛油等。
素油、荤油都很贵。
之前李家只有一两菜籽油,被李如意烙饼用了些,今个特意让李健安兄弟花了十八文买回六两菜籽油。
菜籽油一倒进烧红的铁锅就发出滋的声音,油香四溢,铺好细细葱花的白面饼放入锅里,很快浓郁的葱香饼香味就飘漫厨房。
李如意再飞快的把葱花饼翻个边,让另一面受热,使得两面都烙出金黄色。
她擀的葱花饼饼薄,每张圆圆的,直径七寸左右,无论多少张饼,大小都一样。一分钟烙一张饼,一个多时辰就能烙出许多的饼。
李福康过来帮忙,瞅了簸箕里的饼好几眼,忍不住问道:“妹妹,这饼可比早晨卖到镇里的饼小。”
李如意解释道:“县里的物价比镇里高。我把饼烙的小点,也有人买的。”
大夏天的站在高温的灶前非常热,烧火的李敏寒与李如意额头都是细密的汗珠。
李福康就拿湿帕子给弟弟妹妹擦汗,毛遂自荐道:“妹妹,我来烙饼,你休息去。”
“这活还是我来吧。以后会让你们练手。”李如意的厨艺是前世在孤儿院、大学勤工俭学在大厨房、酒楼练出来的。
如今家里非常穷,白面粉非常精贵,每次烙饼只许成功不许失败,容不得出错。
等以后银钱赚的多了,她再让四个哥哥学烙好吃还省油的葱花饼。
大功告成,十五斤白面粉一共烙了二百张。
李如意才九岁,力气不够,一下子烙这么多的饼,就是凭着一股子狠劲,现在累得不想说话,回卧房擦洗换衣服。
李健安、李英华带着二百张刚出炉的葱花饼出发去县城。
今个他们出门早,到了长平县城城门外时小集市刚开始,人没有昨天那么多。
李健安经过两次售卖吃食,已经不害羞,扯着嗓子开始吆喝,头一嗓子还把李英华吓一跳。
李健安有些得意的瞟了这个最近想夺权的弟弟一眼,吆喝的声音更大了,“葱花饼,用菜籽油烙出的白面葱花饼,一个铜钱一张,买九张赠一张,好吃不要错过。”
李英华试着喊了一句,见许多人的目光望过来,脸颊羞的通红。
昨天第一个买炒肥肠的胖妇人又来了,看到大篮子里面露出来的饼,很是失望的问道:“你们今个怎么不卖炒肥肠了?我今个还特意带了碗装肥肠呢。”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