旺仔小说网 > 现代都市 > 黑楼:黛玉晋升太子妃后,全员忏悔林黛玉萧霆钧大结局
现代都市连载
古代言情《黑楼:黛玉晋升太子妃后,全员忏悔》震撼来袭,此文是作者“方一宇”的精编之作,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林黛玉萧霆钧,小说中具体讲述了:在经历了一场“金玉良缘”后,黛玉妹妹突然成了香饽饽,先是长公主亲自接见,后是皇后召见,荣国府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。没想到,天子直接赐婚,将黛玉许配给了权势滔天的三皇子,荣国府瞬间懵了!银子花了,嫁妆咋办?荣国府上下人心惶惶,生怕黛玉记恨。然而,随着黛玉一路晋升,从皇子妃到郡王妃,再到太子妃,荣国府本以为能跟着享福,却没想到,一场场腥风血雨悄然来临。薛家衰败,皇商被夺,王家覆灭,宁荣二府的人也开始接连陨落。...
主角:林黛玉萧霆钧 更新:2025-06-02 18:20:00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男女主角分别是林黛玉萧霆钧的现代都市小说《黑楼:黛玉晋升太子妃后,全员忏悔林黛玉萧霆钧大结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方一宇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古代言情《黑楼:黛玉晋升太子妃后,全员忏悔》震撼来袭,此文是作者“方一宇”的精编之作,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林黛玉萧霆钧,小说中具体讲述了:在经历了一场“金玉良缘”后,黛玉妹妹突然成了香饽饽,先是长公主亲自接见,后是皇后召见,荣国府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。没想到,天子直接赐婚,将黛玉许配给了权势滔天的三皇子,荣国府瞬间懵了!银子花了,嫁妆咋办?荣国府上下人心惶惶,生怕黛玉记恨。然而,随着黛玉一路晋升,从皇子妃到郡王妃,再到太子妃,荣国府本以为能跟着享福,却没想到,一场场腥风血雨悄然来临。薛家衰败,皇商被夺,王家覆灭,宁荣二府的人也开始接连陨落。...
但即便如此,贾母也还是没能知道为何突然间天子和皇后如此看重黛玉,见黛玉在自己面前还如以前一样乖巧,贾母就直接问了:“那,玉儿可觉得奇怪?为何陛下和皇后娘娘,突然召见。”
看来,是外祖母很好奇,黛玉自然不会将父亲当初告诉自己的那些话告知贾母,更不会将自己的猜测告知祖母。
黛玉摇了摇头,表情十分诚恳:“从长公主来,到皇后娘娘召见,玉儿心中着实好奇了一阵,但思来想去不得要领,原以为进了宫,皇后娘娘会说起一二,可哪知道皇后娘娘什么也没说。”
说到这里,黛玉故意停顿了一下,然后继续:“那日在贤德妃娘娘那儿,玉儿本想问一问,可又怕不该问,万一问的不妥,反倒让贤德妃娘娘难做。玉儿也想问问老祖宗,可知道是怎么回事儿。”
贾母见黛玉不像是说谎的样子,反倒是先夸黛玉:“我的玉儿果然长大了,知道替贤德妃娘娘考虑。”
而后才说:“这事儿,外祖母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。不过看起来,皇后娘娘喜欢你,这是好事儿嘛。既然娘娘派了嬷嬷来教你学规矩,那就好好学,对你呀,总是有好处的。”
“是,外祖母请放心。”黛玉点头。
贾母接着又慢慢叮嘱了黛玉好些话,而后才说自己累了,先回去了。黛玉亲自送了贾母出来。
“玉儿不必送了,回去歇着吧。”贾母今日过来,可谓相当满意,虽然她没有能搞明白天子皇后的动机,但见黛玉还是如同以前一样,心想,说到底,黛玉没有谁能依靠,她要是聪明,就知道该好好听自己的话。
然而贾母不知道的是,宫里头的皇后娘娘,也是这个打算。
皇后这会儿,直接叫来了三皇子,且提起三皇子的婚事来:“你二哥定了户部尚书的孙女儿,你四弟那边,淑妃想给他定下镇国将军家的外孙女儿,老三,跟母后说句实在话,你可有什么想法吗?”
三皇子萧霆钧,容貌集齐了他父亲母亲的优点,面庞棱角分明,剑眉斜飞,双眼锐利。
听了皇后的话,萧霆钧未加思考就说:“儿子日日忙着读书,如今父皇又让儿子到吏部学习,倒是没有想过此事。”
皇后倒是知道萧霆钧去吏部学习的事儿,听他这么说,皇后索性直言:“你二哥四弟,想来都是要迎娶高门贵女的,母后想说的是,钧儿你倒不如,韬光养晦一些,锋芒露的太早,未必是好事儿,你说呢?”
这话完全说到萧霆钧心坎上了,他哪里会真没有考虑过,只是,首先不能选他生母娘家的亲戚,不然肯定会惹得皇后不高兴,毕竟皇后养了自己一场,何况,日后要仰仗皇后的地方,不少。
此外,肯定也不能是皇后娘家的亲戚,虽然需要皇后的帮助,但萧霆钧并不想受制于人太深。
思来想去,萧霆钧暂时也没有想到什么好人选。
现如今皇后这么说,只怕是有什么想法,于是萧霆钧点头道:“母后说的是,那母后可有人选?”
“你觉得,林如海家的姑娘,怎么样?”皇后直接抛出黛玉来。
林如海家的姑娘?萧霆钧不由得想起前几日,在吏部的时候,听到几个官员的私下议论,就谈到了林如海,说他要是不死,只怕如今也在六部。又想起父皇也曾经好几次夸赞林如海。
但林如海已经不在了,听闻那姑娘,住在荣国府。
见萧霆钧没吭声,皇后继续说:“你别单单看着她父母双亡,又住在荣国府,母后替你打听过了,一则,荣国府待她不好,将来不必担心被荣国府牵连,二则,林如海身前有些至交好友,若是能借机走动,也未尝不会是助力。”
萧霆钧的确有些担心荣国府,他很清楚父皇对四王八公的态度,甄家收拾完了,现如今四王八公只怕也逍遥不了多久了。
如此看来,不会被牵连。
”这个姑娘母后见过了,觉得如何?”比起家世背景,萧霆钧也很在乎姑娘本人,要说一点儿也不管容貌,那肯定是不可能的,虽不见得要貌若天仙,但肯定不能太丑。
更重要的是人品,自己的妻子,若是太蠢了,可没有法子陪同自己走这条充满艰险的道路。
“这姑娘,不仅仅容貌出色,言谈举止也是出类拔萃的,她头一回进宫,进退得体,谈吐不俗。”皇后上回就亲自问过黛玉,读了哪些书,又听顾嬷嬷说,黛玉房中的书本,只怕比很多男子的书还多。
“且也不是立马就定下来,母后的意思是,先听听你的想法,若钧儿也觉得可行,那母后再次召了这姑娘进宫,到时候找机会让你见见,光明正大的说上几句话。”皇后想的很周到,“若是钧儿觉得好了,母后再去跟你父皇提说。”
萧霆钧不得不佩服,皇后就是皇后,一番考虑实在周全。这么一看,比吴贵妃、徐淑妃等,果然高出不少。
薛蝌本打算拿它送官员,求着疏通疏通,让薛蟠在狱中好过些,宝钗见了觉得十分可爱,想着林妹妹属羊,就让薛姨妈带来,作为林妹妹的贺礼。
薛姨妈进门,瞧见那两个宫里来的嬷嬷就有些发怵,好在黛玉看出来几分,笑着向两个嬷嬷道:“这是我二舅母的妹妹,薛家姨妈,我同她说说话,你们下去歇歇吧。”
两个嬷嬷下去了,薛姨妈这才放松下来,赶紧呈上自己的贺礼,还让丫头打开:“这样大的和田玉难得,又兼着这雕刻匠人刀工精湛,打磨浑圆饱满,玉的质地细腻润泽,想着又与皇子妃闺名暗合,所以才送了来。”
黛玉一看差点儿就撑不住,指甲都掐进了肉里,才堪堪让自己笑出来:“姨妈太客气了。”
一面让紫鹃接过去,雪雁已经倒了茶来。
“只是如今,我还不是皇子妃,姨妈可别乱了称呼,让外人说嘴。”黛玉丝毫不叫人看出自己的伤心,神色言语一如平常。
薛姨妈见黛玉还是和以前一样,更是放心了不少,一面就和黛玉叙旧起来,说着说着,就把话往薛蟠身上引去。
“玉儿你是知道的,你哥哥那个孽障,最是让人操心的,可这一回却着实是被冤枉的,还请玉儿帮个忙,向那县衙递个话,如今依着玉儿的身份,定然是能让他们好好审理的。”
一口一个你哥哥,说的黛玉想笑。
等薛姨妈说完了,黛玉才淡淡开口:“姨妈,您太看得起我了,别说我还不是皇子妃,就算真嫁过去了,也不能轻易在政事上开口的,否则,就是不知规矩。既然您说了,宝姐姐的哥哥是被冤枉的,那我相信,朝廷官员都是依法办事的,定然会还你们一个公道的。”
薛姨妈完全没料到黛玉居然如此明明白白拒绝她,顿时慌了,再开口时候就有些口不择言了:“玉儿怎么如此生分起来?想当年,你也叫我一声妈,我认了你做干女儿的,咱们原本是一家子......”
这时候紫鹃端着点心进来,毫不客气:“薛家太太快别说这种话了,说了倒是叫人看不起。当年姨太太自己说的,不能认我们姑娘做干女儿。再说了,真要是认干女儿,不得像二太太那样,认了琴姑娘,摆酒请客不说,琴姑娘还要写进族谱。就连当初,莺儿认茗烟他娘做干妈,那都是摆了酒的。”
“更何况,我们姑娘,与薛家本也不是亲戚,不过是因着二太太,所以叫您一声姨妈。哪里来的那么多姐姐哥哥的。”
“不过嘛,倒是要感谢薛家太太,若是太太当初去保媒了,如何来我们姑娘这样的好姻缘呢。”
紫鹃一席话,说的薛姨妈下不来台,脸红一阵白一阵的。她想起当初的事情来,是她自己说的,“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,他又生的那样,若要外头说去,断不中意。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,岂不四角俱全?”
黛玉冲着紫鹃使了个眼色,面上倒是喝斥起她:“紫鹃,主子说话,哪有你插嘴的地方,下去,向顾嬷嬷领罚去。”
紫鹃放下手里的定窑白釉盘子,告了罪出去了。
黛玉郑重其事向薛姨妈道:“姨妈,您请回吧,这事儿我实在是帮不上忙,等下子若是闹得两个嬷嬷知道了,只怕不只是我,连您也有了不是。”
黛玉话音刚落,方才两个嬷嬷中的一个就进来了,薛姨妈也不认得是谁,只觉对方相当难以相处。
“姑娘,是时候该学《女则》了。”嬷嬷进来,虽然是依着礼节朝着黛玉福了一福,但口中的话在薛姨妈听来,却是丝毫不软和的。
薛姨妈不清楚宫中规矩,想着还是那一年元春娘娘省亲,她跟着沾光。那时候众人话不敢多说一个字,可见皇家规矩森严。
且见黛玉不愿帮忙,又被紫鹃抢白一阵,薛姨妈本就心里有鬼,哪里还敢多待,只好起身告辞。
黛玉点头:“我要学习,就不亲自送姨妈了,雪雁,替我送送。”
语气之间,仿佛方才什么都不曾发生过。薛姨妈反倒是惊讶了一下,林姑娘,看来是真长大了,和当年好糊弄的小姑娘,完全不同了。
薛姨妈辞了出来,见另一个嬷嬷正在外间教训紫鹃,她也不敢听,赶紧带着丫头走了。
薛姨妈一走,许嬷嬷当即就夸了紫鹃一句:“好丫头,倒是个忠心护主的。”
有些话,黛玉这个做主子的不好说,但紫鹃这个做丫头的,说了也无妨。
不过许嬷嬷倒是存了个心眼儿,问起紫鹃:“这个薛家太太,是否是贤德妃娘娘的姨妈、王子腾大人的妹妹?”
见紫鹃点头,许嬷嬷琢磨着,该跟三皇子说一声。
皇后更是直白的告诉黛玉:“你在国公府住了那么些年,想来内宅斗争也看了不少,但这比起来算不了什么,等着你成了怡郡王妃,你会发现,这皇室宗亲之间,更是了不得。早点做好准备,你是个聪明人,本宫很放心。想知道什么,拿不准的事情,都可以问顾嬷嬷和许嬷嬷。”
黛玉离宫的时候,皇后给她一本书。蓝色封皮没有书名,翻开一看吓了一跳,《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》。
圣祖仁皇帝,就是才去世两年的太上皇。
黛玉的手一抖,想起皇后娘娘说的话:这本书,是皇子们都要学的,你多看看,大有益处。
定了定心神,马车到了荣国府大门。
黛玉回到潇湘馆歇了会儿,就叫了春纤来问这两日荣国府发生什么事情没有。
这一次进宫,紫鹃雪雁都跟着,留了春纤看家。这小丫头比雪雁还小些,是建了这园子后才调过来的,经过紫鹃雪雁的调理,如今越来越有灵气。
“原怕姑娘从宫里回来有些累,想着明日再来向姑娘汇报。”春纤待黛玉喝了口茶后,才继续说,“宝二爷房中裁撤了不少人,而且,袭人也被送出去了。”
这话一说,不只是黛玉,就是旁边的紫鹃雪雁,也都齐齐吓了一跳。
雪雁到底年纪轻些,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:“怎么可能,别人都出去了,袭人姐姐可是宝二爷院子里的头一人,也定然是不想走的吧?”
春纤忙点头:“大概不是袭人姐姐自己愿意的,我虽然不清楚状况,但听人说,是太太做主,撵了袭人出去的。只是到底伺候宝二爷一场,留了面儿,不叫说是被撵出去的。”
被撵出去的?那看来,定然有个大故事了。
春纤还是太稚嫩了,打听不到,紫鹃第二日,就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,回来讲给黛玉听。
紫鹃打听到了袭人被撵出去的始末。
自打宝钗嫁过来,发现一切和她预想的根本不同。首先就是宝玉,一直以来在宝钗眼里最会怜香惜玉的宝玉,此番竟然能做到一直对她冷着一张脸,从成亲到现在,根本不碰她,甚至连话都没有说过几句。
有时候,必须有事情要说的时候,宝玉常常都是通过袭人来转达。
于是宝钗就发现了第二个和她想的不同的事情,更准确的说,是人。
袭人是个有城府的丫头,这一点宝钗当初在试图拉拢袭人的时候就知道,但宝钗还是低估了袭人的手段。
袭人太能拿捏宝玉了,同时,连太太也很看重袭人。这于宝钗而言,可不是什么好事,直白点说,将来若真的将袭人提拔起来当了宝玉的姨娘,那自己的麻烦事儿才多。
既然于自己可能是个祸害,那还是及早除去的好。
就在宝钗思索着怎么除掉袭人的时候,同样想做宝玉姨娘的秋纹递来了枕头。
这消息让宝钗狠狠吃了一惊:宝玉和袭人,早就有了肌肤之亲。换句话说,袭人名份上还不是姨娘,身体则已经是宝玉的姨娘了。
这更让宝钗担忧,更加就让宝钗坚定了想法:尽快将袭人撵出去。
但袭人一来是贾母给宝玉的,二来又讨了太太的喜欢,就连府上众人,对袭人也都几乎是满口称赞的。
宝钗叫来莺儿,主仆二人低语一阵。
中秋节前,袭人回了趟家。这事儿一早就向宝钗请示过了,宝钗也大大方方赏了袭人几样东西:“一点儿小意思,拿回去,和你家里人团团圆圆吃个饭。”
袭人一向觉得宝钗大方,领了赏谢了恩,高高兴兴回家去了。
没想到的是,晚间回来,倒是听了一耳朵官司,是两个婆子,在那儿议论周姨娘生病的事儿。
“说起来周姨娘也真是惨,一辈子无儿无女的。”
莺儿一听这话,顿感不妙,因为自家姑娘说了,让两个嬷嬷听到一二就是了,不要刻意强调。
莺儿跟在宝钗身边多年,自然明白自家姑娘此番动作的目的,不仅仅是让林姑娘难堪,最好能让林姑娘嫁不成皇子,一个不顾礼节不知廉耻的姑娘,当然做不成皇子妃。
见莺儿被自己的话吓住了,黛玉越发明白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了,给紫鹃雪雁一个眼色,两个丫头分别行动起来。
很快,顾嬷嬷和许嬷嬷就进来了,二人纷纷先向黛玉行礼。
“两位嬷嬷,这个丫头呢,是宝二奶奶身边的莺儿,她此番来,想来是有话要说,我这人嘛向来是事无不可对人言的,就请两个嬷嬷一起听一听。”黛玉给两个嬷嬷赐座。
顾嬷嬷和许嬷嬷虽然一头雾水,但很清楚林姑娘性子,于是各自告罪坐了,也不说话,都齐齐盯着莺儿。
顶着黛玉和嬷嬷们的目光,莺儿觉得姑娘教给自己说的那些话,似乎都说不出口了。
但想到姑娘的手段,莺儿不敢违背,只好硬着头皮开了口:“奴婢是替我们二爷来的,这一盏玻璃绣球灯,是当初林姑娘送给我们二爷的......”
哪知道她的话没有说完,反倒是先被一个嬷嬷给打断了。
开口的是顾嬷嬷,她是皇后的人,皇后对林姑娘的事儿早有调查,特意吩咐她——不能让荣国府任何人,搅黄了这门亲事。
而现如今,这丫头一开口,顾嬷嬷这个陪着皇后从王妃到皇后一路走来的老练人,一下子就看出来这丫头的心思了。
所以顾嬷嬷这会儿冷着一张脸喝斥了一句:“掌嘴,什么你们我们的,林姑娘已经是陛下赐婚给怡郡王的,小小丫头就敢说起我们来,可见不懂规矩。”
莺儿当即被吓到,掌嘴两个字,让她整个人都呆住。
而早有跟顾嬷嬷许嬷嬷一起来黛玉这儿的宫中宫女上前,直接给了莺儿啪啪四个巴掌。
然后又恭恭敬敬退了下去。
顾嬷嬷反倒是起身向黛玉告罪:“老奴见这丫头没规矩,知道您客居于此不好训斥,老奴就僭越了。”
黛玉却明白,顾嬷嬷这是故意的,也配合点头道:“您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嬷嬷,哪里就僭越了呢。”
紧接着看着莺儿:“你的话没说完,继续说吧。”
莺儿这会儿挨了打,两腮和嘴角火辣辣的疼,她这辈子还没受过这样的责罚,只觉得面上无光,心底更是委屈难过,一包眼泪含在眼中不敢流下来,哪里还敢说什么呢,赶紧跪下去请罪。
这时候宝钗跟在雪雁身后,匆匆赶来,一进来就向黛玉请罪,口中说着是自己御下无方,往日里太过纵容丫头,也不知道这丫头如此大胆,竟敢背着主子擅自行动。
莺儿整个人都傻了——这本是姑娘让自己来的,就连这一盏玻璃绣球灯,还是姑娘听秋纹说了后,让秋纹背着宝二爷偷偷拿来的,怎么还成了自己擅作主张了?
“我就说吧,宝二奶奶素日最是识大体顾大局的,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儿来呢?”黛玉故意话中有话的提醒宝钗,自己若真倒霉了,难不成荣国府就能捞到好处?荣国府跟着自己吃挂落,那宝钗这个宝二奶奶,还能独善其身吗?
宝钗心底反倒是深恨莺儿,自己明明交代了她要怎么说话,结果还是搞砸了,弄得自己跟着进退两难。
“如今宝二奶奶管家,出了这样的奴才,很该处罚处罚。”黛玉看着莺儿冷冷一笑,“不然只怕不能服众,是吧,宝二奶奶,既然这丫头闹到我面前来,我今儿便多事一回,且听一听,宝二奶奶要怎么处罚呢?”
莺儿听着这话顿时慌了,自己才挨了几巴掌,如今又是背着主子擅自做主的罪名,指不定要怎么处罚呢,赶紧跪着上前几步抱着宝钗的腿哭着求情:“二奶奶,饶了奴婢这一次吧,奴婢是猪油蒙了心,糊涂了......”
宝钗迎着黛玉和两个嬷嬷的目光,硬着头皮开了口:“自然是要罚的,将莺儿拉下去,打她二十个板子,革去三月月例。”
打板子,二十个板子,莺儿想到当初被打死的香菱,吓得不行当即大哭:“不要啊,姑娘,姑娘你怎么可以,是你让我来这儿......”
宝钗不能让莺儿说出自己来,当即沉下脸让人将莺儿拉下去。
黛玉装作没听见,毕竟这会儿自己还没有嫁人呢,有些笑话,不能让外头人知道了。荣国府要出事,也得在自己出嫁之后。"
雪花哪里能听不懂呢,当即笑道:“林姑娘画了一幅赏菊图,三皇子题了诗,陛下和皇后还有贵妃娘娘都喜欢,都争着要呢。”
抱琴一听不免更好奇了:若说陛下和皇后看在三皇子的面子上,怎么贵妃娘娘也喜欢林姑娘吗?
“皇后娘娘说了,林姑娘难得进宫来一趟,今儿就不回去了,她留姑娘住几日,到时候会派人送林姑娘回去的。”雪花笑着说完。
抱琴赶紧谢过雪花,转身往凤藻宫走。
雪花看着抱琴的背影,脸上的笑意不见了,站了片刻后转身回去伺候皇后。
雪花虽然跟在皇后身边多年,但并不太懂画,这会儿是瑞郡王妃正在夸黛玉的画:“妹妹的画面清秀端丽,能令观赏者感到心旷神怡,实在是难得。尤其是妹妹画花瓣时,以花的同色系颜色来勾画,并加重瓣尖的用色,而且花瓣的线条都保持平和划一,花朵因而显得晶莹剔透。”
看来贵妃和瑞郡王妃这对婆媳,都很会欣赏画。
果然,贵妃紧接着说:“我喜欢的呀,是这画儿的构图,实在很有新意,四枝折枝花中,特意安排其中一枝倾斜横陈,看起来就像那篱笆下的菊株,长得高了,没及时找到支撑,就会出现这种倾倒状态。这样一个巧妙的安排,整幅画因而充满自然天成之趣。”
黛玉笑着说:“还是葛妹妹的好,菊花完全以墨来勾勒点染,更凸显出菊花的清高神韵。”
天子听后很是欣慰:“你们的都好,来啊,送到画院去,让裱起来,朕挂到书房去。”
天子希望儿子们和和睦睦,今儿赏菊,旁的不说,倒是感觉三对孩子,都很懂事。
“陛下可真是,一幅画都不给我们,臣妾还想说,将林姑娘的画要了拿回去呢。”吴贵妃这会儿越看黛玉越是喜欢,首先这姑娘,今日打扮就很得体,葛家那个一看就是奔着出彩夺目而来的。
而且,黛玉这姑娘方才作画,下笔神态动作,一看就是平日里醉心诗画的,跟老三还真是天造地设一对,这样的一对夫妻,拉拢过来,帮帮老二,倒是不错。
这样的想法,徐淑妃也有。
虽然人不多,但一个热闹欢乐的中秋,让天子十分满意,满意之余给宋慧兰、林黛玉和葛夕佳,都赏赐了不少东西。
皇后对黛玉今日的表现,也同样十分满意:早晨黛玉进宫来,皇后看着她的打扮,顿时眼前一亮。
这个姑娘很聪明,知道藏起锋芒:林丫头本来是三个人之中容貌最好的,但她今日完全没有要抢风头的意思。而那瑞郡王妃和葛家姑娘,今日从头到脚,可谓是狠狠打扮了一番的。
而且,看起来,老三对林丫头,还是有情分的。
虽然皇子们的婚事,更多要看姑娘的家世人品,但两人之间若是一点儿感情也没有,将来成了怨偶,那也是十分不利的。
晚间皇后领着黛玉和三皇子萧霆钧,在凤仪宫的园中赏月。
“钧儿可去看过你那府邸?”皇后这些年虽然一直居于深宫,在天子登基前住王府,那时候作为王妃,她有的是机会到处逛逛,对京城各处,皇后还是很清楚的。
前些日子天子给三个皇子封王,又各自赐了府邸,萧霆钧听见皇后问,点了点头:“去了一次,与二哥四弟一起去的,说来也巧的很,我们三个的府邸算是挨着,我和二哥的在一条街,四弟的在斜对面。”
皇后听后叹道:“你们那三座府邸,一座是曾经的护国将军府,一处曾是文渊阁大学士的府邸,还有一座曾是公主府,可惜,她们在皇位斗争中站错了位置,早年又贪污腐败,权势滔天,一遭败落,落了个家破人亡的境地。”
黛玉不知道怎么的,想到了荣国府和宁国府,这两座府邸也整整占了一条街。
她们府上的人,同样不知收敛,当初二嫂子都敢放印子钱,她那大舅舅,为了扇子,贾雨村可是打死了人的。
想到这儿,黛玉忽然灵机一动,顿时就开了口:“娘娘,臣女有一事,得向娘娘请罪。”
皇后和萧霆钧都是一愣。
听见黛玉说请罪,皇后和萧霆钧都很意外。
黛玉迎着两道探寻的目光,十分坦荡:“皇商薛家的大公子,判了秋后处斩。当年他第一回在金陵打死人的事儿,包庇他并主审案子的贾雨村,曾经做过我的先生。”"
后宫嫔妃们自然也是各有想法。
如今郡王府都没有修缮完成,所以皇子们娶了妻,也只能先住在紫宸苑里头。
于是成了亲的萧廷锴和宋慧兰夫妻,暂时是住在紫宸苑的‘蕉风’小院子里头。虽然院落不大,但新婚夫妻如胶似漆,十分甜蜜。
如此一来,宋慧兰自然要日日去给宫里皇后和吴贵妃请安,徐淑妃见到二皇子妃虽然容貌不算顶尖,但行事说话,进退有度,那股子端庄得体,让她有些羡慕。
娶妻娶贤,二皇子倒是有福气。
徐淑妃想着想着,就想到了自己未来的儿媳妇,葛家的姑娘往年进宫领宴,她也是见过的,样貌比大皇子妃,还出色不少,性子活泼,可到底年纪小,又是葛家最小的姑娘,不知道真要做皇子妃的话,能不能比肩二皇子妃。
这么一想,徐淑妃决定趁着中秋,叫进宫来。于是就给皇帝吹了吹枕边风:“陛下,婚事原是为了结两姓之好,尤其葛大人还是陛下您的老师,臣妾就希望他们小夫妻更和美,所以想着,该给两个孩子一些相处的机会,正好趁着中秋,不如接了葛家姑娘进宫玩。”
这话说的实在是得体,皇帝听了顿感徐淑妃明白事理,当即答应了不说,还狠狠宠爱了她一番。之后又是一番赏赐,布匹首饰,吃的用的,很是招人眼。
隔日,皇帝就把事儿交给了皇后,毕竟老三也该跟林家姑娘相处相处嘛。
于是皇后让人去荣国府传话,得了消息的贾母想了想,决定自己也进宫,一来打探打探元春情况,二来看看宫里主子们对黛玉,究竟怎样。
紫鹃这里得了消息反倒是有些慌乱,简直是翻箱倒柜的找了好多套衣服,又打开那装着头面首饰的匣子,很是一顿挑选。
自己慌乱不说,还拉上雪雁一起忙碌。
黛玉看着她俩忍不住笑:“又不是头一回进宫,何苦这样?”
“那怎么能一样,前面两次那是拜见皇后娘娘,这一次。”紫鹃的话只说了半截,另外半截大家都懂:这一次可是去见三皇子,一定要给姑娘收拾的更加出色才是。
“你的心意,我懂。”黛玉叫紫鹃雪雁都不必忙了,“将那一套白底水红领子对襟印红色玫瑰的褙子找出来,配白色圆领中衣,裙子就选那大红撒花百褶裙吧,中秋佳节,喜庆一点,又不至于太出格。”
雪雁忙将那一套拿出来,看了看总觉得不够富贵,紫鹃也觉得有些简单了。
黛玉一看就猜到她们的心思,决定教教她们:“你们呀,还是想的太简单了,如今二皇子妃新婚不久,葛姑娘又更年轻,我何苦去抢风头,你们说是不是?”
这话一说,紫鹃和雪雁都有点儿明白过来,原来姑娘是要低调啊。
“可是......可是.......”紫鹃可是了两次,也没说出话来,其实她想说的是,万一三皇子觉得姑娘不上心,那可怎么好?
“两个傻丫头,听我的准没错。”黛玉想说的是,若三皇子真想出风头,那皇子妃就不该是自己了。但转念一想,皇子纷争这种话,先不急着告诉紫鹃雪雁,省得两个丫头担心。
等将来离了潇湘馆,才好慢慢说。
“紫鹃,到时候好好替我梳个头倒是真的。”黛玉说起梳头,成功转移了两个丫头的注意力,“替我梳一个百合分髾髻,到时候将那一套烤蓝珍珠凤钗拿出来,再佩戴上新鲜菊花,就好了。”
紫鹃听了忙答应着,还建议黛玉将那白玉山水纹两只镯子戴上:“那是皇后娘娘赏的,戴上娘娘见了也高兴。”
因着那百合分髾髻梳起来需要一些时间,中秋这一日,紫鹃便早早叫了黛玉起床,雪雁也早就吩咐厨房送来热水。
紫鹃开始梳头,将头发分成两股,每股再细分,经过多次编织绕弯,如此放才能最终成型。
梳好后,紫鹃拿着菱花镜让黛玉看看,一面取出那一套烤蓝珍珠凤钗,将那鸡心元宝坠银凤钗簪在左鬓,这一支银凤钗的坠子分了两股,一股是凤嘴衔着,一股是翅膀那边垂下,尾羽非常细腻地用银丝做出绒绒的样子。
而后将那烧蓝镶宝的偏凤簪插在右鬓,偏凤簪大半没入发髻,尾羽优美地卷起,用珍珠和红宝石做成翎眼。
雪雁在一旁看了赞叹起来:“紫鹃姐姐的手可真巧。”
一时小厨房送来粥和点心,雪雁忙说她请教了顾嬷嬷:“今儿中秋,顾嬷嬷说皇后娘娘想来很忙,进宫人多,行礼叙话一摊子事下来,怕姑娘饿着。”"
网友评论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