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师何出此言?”
道衍眉头紧锁,压低声音说:
“皇上,您不觉得……方孝孺今日,太过反常了吗?”
“他……他是以退为进啊……”
啊?
朱棣也猛然醒悟,脸色一变。
“大师的意思是……方孝孺是假装劝谏?”
“正是!”
道衍点了点头,眉宇间深有忧虑:
“皇上,方孝孺此人,城府极深……”
“他今日如此步步为营,定然是……另有所图!”
“这……”
朱棣的脸色,变得有些难看,脑海里回想起方孝孺在朝堂上的一举一动——
先是反对,然后又提出种种条件……
最后,
“无奈”接受担任巡行御史……
这……这分明是,以退为进,步步为营啊!
“难道……朕真的……上当了?”
朱棣喃喃自语,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。
“皇上……”
道衍见朱棣神色凝重,轻声说道:
“方孝孺若是没有把握,又怎么会揽这个活?”
“此事,怕是要小心为妙啊……”
“嗯……”
朱棣点了点头,脸色阴沉,感觉方孝孺的确是有所图谋的,否则不会这么深文周纳……
但他转念一想——
一个书生能有多大能耐?
还真能翻天了?
哼!
朱棣忽冷哼一声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淡淡说:
“大师说的有理……但是!”
“朕的锦衣卫,也不是吃素的!”
“纪纲手下,有的是精兵强将……”
“方孝孺那些门生,能翻起什么浪花?”
“到时候查案,还不是纪纲他们去查!难道方孝孺的那些迂腐门生,也会查案?”
“大师不必忧虑!”
“此事朕心里有数……”
说完,
朱棣大步流星地,向着御书房走去。
道衍望着朱棣的背影,轻轻叹了口气,心头始终盘旋着一股强烈的不安——
方孝孺一定有图谋!
会是什么呢?
他到底干什么?
此时此刻,
道衍回想方孝孺从出现到现在的所有表现,越来越觉得事情有些诡异了……
“此人深不可测啊……”
“但愿……皇上能听进贫僧的劝告……”
“不要……再轻敌了……”
道衍喃喃自语,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苦涩,缓缓转身,向着自己的禅房走去。
……
夜幕低垂,
郑赐府邸的灯火,在风中摇曳不定。
屋内,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。
建文朝的旧臣们,围坐在一起,每个人的脸上,都写满了忧虑和不安。
“完了,完了……”
张忱颤抖着声音,打破了沉默。
“奉和这次……怕是……凶多吉少了……”
“是啊!”
尹昌隆附和,语气中充满了绝望。
“皇上这分明是……设了个套,让奉和往里跳啊!”
“这巡行御史,看似风光,实则……实则是个催命符啊!”
“咱们这些建文旧臣……怕是……一个也跑不了了……”
“唉……”
黄福长叹一声,满脸愁容。
“这都是皇上的阴谋!”
“他就是要借方大人的手,除掉咱们啊!”
“可恨!可恨啊!”
“……”
众人七嘴八舌,议论纷纷,每个人的心中,都充满了恐惧和愤怒。
“不行!”
张忱猛地站起身来,眼中闪过一丝决绝。
“咱们不能坐以待毙!”
“得赶紧去找奉和,让他……让他想办法推脱!”
“对!”
尹昌隆也站了起来附和。
“实在不行……就装病!”
“总之,不能让他……接这个差事!”
“……”
几位官员纷纷起身,就要去找方孝孺。
“唉……”
郑赐却缓缓地摇了摇头,制止了他们。
“没用的……”
他叹了口气,语气中充满了无奈。
“这是皇上的旨意……”
“谁敢违抗?”
“真要去坏了皇上的事,第一个被杀头的,就是咱们!”
啊?
唉!
众人一片哀叹,只感觉这次恐怕死到临头了。
……
与此同时,
胡广府邸内,灯火通明。
厅堂里,气氛却有些压抑。
胡广、杨士奇、胡俨、黄淮、杨荣、金幼孜几人围坐在一起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疑惑,几分不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