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允炆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明:朱元璋穿越,带回现代皇长孙朱元璋朱允炆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灯火阑珊处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朱标服下了消炎药后,没一会儿气色便有所恢复。坐起身,拉着了朱雄英的手,急切地问他问题。朱雄英一边喂朱标喝粥,一边有说有笑的回应父王。爷俩大概交谈了一刻钟左右,朱标药劲上来,又来了困意。朱雄英便搀扶他睡下,然后与朱元璋悄声离开了东宫。看着他们爷孙离开的背影,吕氏倒吸一口凉气。换做过去,她肯定是不敢当面质疑朱元璋的。就算是质疑,也肯定要百官出面,不是她亲自出马。刚刚的一瞬间,其实不是敢不敢的问题,完全是本能反应。现在朱元璋走了,她才感觉到脊背发凉。可以说,朱雄英的突然到来,彻底搞乱了她的所有计划。允炆真的能够强硬起来,面对他突如其来的政敌吗?......吕氏纠葛之时,朱元璋和朱雄英已经离开东宫。朱标这有锦衣卫看守着,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。...
《大明:朱元璋穿越,带回现代皇长孙朱元璋朱允炆小说》精彩片段
朱标服下了消炎药后,没一会儿气色便有所恢复。
坐起身,拉着了朱雄英的手,急切地问他问题。
朱雄英一边喂朱标喝粥,一边有说有笑的回应父王。
爷俩大概交谈了一刻钟左右,朱标药劲上来,又来了困意。
朱雄英便搀扶他睡下,然后与朱元璋悄声离开了东宫。
看着他们爷孙离开的背影,
吕氏倒吸一口凉气。
换做过去,她肯定是不敢当面质疑朱元璋的。
就算是质疑,也肯定要百官出面,不是她亲自出马。
刚刚的一瞬间,其实不是敢不敢的问题,完全是本能反应。
现在朱元璋走了,她才感觉到脊背发凉。
可以说,朱雄英的突然到来,彻底搞乱了她的所有计划。
允炆真的能够强硬起来,面对他突如其来的政敌吗?
......
吕氏纠葛之时,朱元璋和朱雄英已经离开东宫。
朱标这有锦衣卫看守着,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但朱元璋提起过,要在明日早朝上面,宣布朱雄英回来的事情。
朱雄英觉得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。
“皇爷爷,你真的要明天就跟文武百官宣布我的身份吗?”
“你不是说过,回来就要光明正大吗?”朱元璋点着头:“你就是咱朱元璋的大孙子,何必藏着掖着?”
说完他又打量朱雄英几眼:“不过你的模样,却要收拾收拾,你们六百年以后的人,都不留发髻吗?”
朱雄英这身行头确实有些古怪。
他此时还留着平头。
在现代社会,平头是很常见的,但是在古代,就显得很另类了。
“古人都讲究,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男人也留头发,盘发髻,然而六百年以后,已经不兴这个了。”
朱雄英解释道。
朱元璋摇摇头:“这不是在六百年以后,不能让人觉得你没正形,咱找人先给你弄个发髻出来,然后换身行头。”
“好吧!”
朱雄英只好答应,但是转念一想,说道:“皇爷爷,以后你到我们那边,也要换身行头,带个帽子,换上我们六百年后的休闲服,不然您这身行头,也显得很另类。”
“对对,咱都忘了问了,六百年以后,还是不是咱老朱家的天下?”
“这个......”朱雄英一阵尴尬:“六百年后,已经没皇帝了。”
“没皇帝?”
“对,六百年后人民当家做主了,是伟大的社会主义。”
朱雄英笑着给他解释。
“没有皇帝?那天下还不乱了套?”朱元璋听到这话,大吃一惊。
看着朱雄英的眼神,都变了。
“这个制度,一时半会孙儿也解释不明白,等到您亲自去过我们那边,您就清楚啦!”
“当然后来的社会制度,肯定还是不适合现如今的大明的。”
“不过还是有很多地方,大明是可以借鉴的。”
朱雄英想了想后,郑重的跟朱元璋解释。
“没错,大明可不能没有皇帝,天下大乱可不是闹着玩的。”
“皇爷爷,此事还是过后再说。”
“好。”朱元璋笑着答应:“对了,你也见过允炆了,觉得这孩子如何?”
“皇爷爷,你指的哪方面?”
“咱是觉得,允炆这孩子还是不错的,你们也是亲兄弟,希望将来你们兄友弟恭。”
朱元璋把自己的心愿说出来了。
朱雄英闻言,轻笑了一声。
这朱元璋还有点单纯的的感觉。
以朱允炆的性格,十足的妈宝男,如果没有吕氏,好好调教调教,兄友弟恭还是没什么问题的。
但只要吕氏的野心还在,背后小动作不断地话,他和朱允炆就没办法和平相处。
“你这笑是什么意思呢?”朱元璋皱着眉头问。
“其实这问题,皇爷爷不该问我,允炆对我而言就是个弟弟。”
这话一语双关。
“你是担心,吕氏从中挑拨,让允炆与你争权?”
朱元璋一下子眯起了眼睛。
“这是很明显的。”
“而且,我虽然失去了八岁之前的记忆,但我依旧想要搞清楚一些事!”
“当年我娘,还有我,还有皇奶奶的死,皇爷爷是否都有调查过,背后有没有可能有人下黑手?”
朱雄英这话一说,朱元璋马上脸色阴沉。
“你难道怀疑,吕氏从中捣鬼?”
朱元璋自然明白朱雄英此话的意思,当年不管是太子妃,还是朱雄英,以及马皇后的离世,朱元璋怎么会不派人深入调查呢。
他不是没怀疑过,而是没有查出什么证据。
朱雄英道:“看来,皇爷爷调查过了。”
看到朱元璋这般反应,朱雄英心中也就有数了。
吕氏能够安稳的活到现在,朱允炆能够当上皇太孙,就说明他什么都没查到。
“事情过去了十几年,当年都没有任何证据,如今还有什么可能呢?”
朱元璋无奈地叹息道。
哪怕他是皇帝,很多事情,也是身不由己的。
“皇爷爷,别忘了,如今孙儿归来了。”
朱雄英满脸自信地道。
朱元璋心头一动,他自然知道朱雄英的意思。
如果当年朱雄英的死,就跟吕氏有关系的话。
那么今天他回来,吕氏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。
她再有什么动作,肯定会露出马脚来。
“此事咱心里有数,先回奉天殿。”朱元璋点点头,随即话锋一转:“对了,如果你要回到过去,还需要去太庙吗?”
“不用的,简单来说,以后再要穿越,都会自动穿越到来的时候的那个坐标点。”
“原来这样。”朱元璋单头到:“那今后,你就在咱奉天殿里穿越就行了。”
奉天殿那边安全性有保证,肯定是不会走漏风声的。
当然退一万步说,就算朱雄英身上的秘密被发现又怎样呢?
反而更显得朱雄英若神仙一般。
说笑间两个人已经回到了奉天殿。
一路上朱雄英都在打量这座宫殿。
只能说跟后世的故宫差距还是很大很大。
应天的皇宫,跟后来北平的皇宫是没办法比的。
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这宫殿还是能让朱雄英感到一种大明王朝的独有的威严。
“大孙,该肚子饿坏了吧,已经到了用膳的时辰了。”
“二虎,赶紧安排御膳房传膳。”
朱元璋刚一进门就吩咐道。
后者闻言,立马去安排去了。
“大孙,你说允炆将来会当皇帝,能说说,他这皇帝当得怎么样嘛?”
朱元璋急得拉着朱雄英坐下,开口便问道。
大明,东宫。
“母妃,有大哥在,孩儿还怎么争?”
朱允炆脸上略带稚气,稍显怯懦的说道。
“父王和皇爷爷,最喜欢的就是大哥。按宗法,大哥是长房嫡孙......”
“你才是!”
太子妃吕氏脸色阴沉。
朱雄来去匆匆,见到他的人并不多。
但朱元璋根本就没有一点要避着人的意思,皇长孙回来的消息,在皇宫里悄悄的蔓延。
朱允炆和吕氏,自然十分的警惕。
“允炆,你记住了,你的母妃,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。”
“朝中文武大臣,大部分都是站在你这边的!”
“那人是真的朱雄英也好,假的也罢,都不能夺走你太孙的位置!”
朱元璋亲自编撰颁布的《祖训录》有云:皇太子嫡长子立为皇太孙!
“本官是太子妃,本官的长子便是嫡长子!”
“他,只不过一个虞怀王罢了!”
“况且,人死怎么能复生。恐怕是你皇爷爷担心太子病重,特意找了个相貌相似的少年,藏在太庙带回来......”
“是,母妃。”
朱允炆顺着吕氏的话,坚定的点了点头。
他不能退让!
哪怕真的是大哥也不行!
另一边,自打朱雄消失在太庙后,朱元璋就一直心神不宁。
回到乾清宫,大半夜的都睡不着。
“禀报陛下,卑职已打开钟山皇陵,虞王殿下的棺木中,空空如也,并无尸身!”
蒋瓛在三更时分,匆匆赶来。
“好!”
在朱雄走后,朱元璋立马派出锦衣卫,检查埋葬朱雄英的皇陵。
如今确定了朱雄英的身份,朱元璋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下了一小半。
剩下的一大半,都跟着朱雄去了六百多年后,还没回来呢!
“记住了,以后称皇长孙,不可再叫虞王!”
“卑职遵命!”
蒋瓛人也是懵的,朱雄英殿下,为何能在十年之后,突然活了过来?
“大孙,咱等着你,你一定要早点回来!”
朱元璋在御书房来回踱步,突然猛地一个踉跄。
“去太庙!”
“坏了!”
玉佩是通过滴血,将大孙送到了六百多后的华夏,可朱元璋没有跟过去,大孙到了那边要怎么回来?
朱元璋差点被惊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起不来,匆匆赶往太庙,虔诚的祈求列祖列宗,将大孙送回来。
一整晚,朱元璋都跪在地上,没起来过。
最后实在太困,趴在香案上睡着了。
“爷爷,爷爷......您怎么睡在这?”
是雄英大孙的声音!
朱元璋迷糊间,听到了朱雄英在喊他。
睁开眼,果然是朱雄英。
一瞬间,朱元璋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惊喜。
“大孙,你可算回来了!”
朱元璋的嘴巴有些发干,“是爷爷想的不周到,没有多给你几滴血,让你回来的时候,滴在玉佩上!爷爷糊涂了!”
“所以皇爷爷便在太庙,等了孙儿整整一个晚上?”
朱雄有一种被人关心,被人惦记的感动。
“你要是不回来,爷爷就在太庙等到死!”
朱元璋紧紧拉着朱雄的手,似乎一松开朱雄就会再消失一样。
“没有咱的血滴在玉佩上,你是怎么回大明来的?”
“嘿嘿,孙儿也是要回大明时,才想到这个问题。”
朱雄笑了笑。
“只能咬破自己手指,试试用孙儿自己的血,没想到还真成了!”
“咱们老朱家,流的都是一样的血!”
朱元璋闻言,乐呵不已。
这是上天认定的的血脉!
“皇爷爷,我已经拿了药,也问了专家大夫,父王的病在六百多年后的华夏,只是小病而已,很容易治好!”
朱雄一回来,就先给朱元璋吃了颗定心丸。
爷孙俩不做停留,直接赶往东宫太子府。
这时,朱允炆已经在朱标的身旁伺候着了,吕氏也在。
“允炆,你来的正好。”
朱元璋人逢喜事精神爽,看的朱允炆母子,直接挥手示意二人免礼。
“过来见见你大哥,以前你最喜欢跟着雄英玩......”
“大哥还活着?”
朱允炆表现出茫然的样子。
吕氏打量了朱雄几眼,露出几份恰到好处的讶异,然后说道,“父皇,雄英已经在十年前,埋葬于钟山......”
“那是天意弄人!”
朱元璋不以为意。
“钟山的墓穴是空着的,上天注定雄英与咱们分离十年。”
“如今十年之期已到,雄英回来了!”
“你们兄弟,要和以前一样,互相友爱,好好相处。”
“孩儿明白。”
朱允炆乖巧的点了点头,对着朱雄略一低头施礼,“大哥。”
“呵呵,你就是朱允炆!”
朱雄第一次见到这位后世的建文帝,不免有些好奇,多打量了几眼。
一副恭谦有礼的读书人模样,看不出以后能削番,把自己的叔叔们往死里整。
“大哥好。”
朱允炆与朱雄见礼之后,便不再说话,蹲在一旁,打开了暖盒。
“父皇,允炆今早天还没亮就起床,亲自去厨房,给太子熬了粥。”
吕氏说道。
“允炆有这份心,标儿也能好的快些。”
朱元璋说道,却是对朱雄由衷一笑。
朱允炆为他父王熬粥,心意不错,然而用处不大。
咱大孙冒着风险跑去六百多年后,给标儿求药,差点回不来,但最终还是回来了,还带回了治病的药!
“你们都先出去,咱和标儿有些话要说。”
“皇爷爷,孩儿已经盛好了粥,想先喂父王吃几口。”
朱允炆乖巧的恳请,“父王这几天都没胃口,吃的很少。”
“放着吧。”
朱元璋拍了拍朱允炆的肩,“你父王等会儿起来,自己能吃。”
“是。”
吕氏自知老爷子一言九鼎,不喜欢别人违背,便向朱允炆使了个眼色,缓慢的退出了房间。
令人他们惊讶的是,朱雄竟坐在床边,没有挪步,老爷子也没有意思要朱雄出去的意思。
“这个朱雄英!”
吕氏的手心都快攥出血了,“陛下和太子有要事商议,他凭什么不回避!”
朱允炆也默默的不甘心,又不敢说什么。
大哥回来第一天就这样了!
羡慕嫉妒恨!
“大孙,你吃过了没,没吃的会趁热吃两碗。”
吕氏和朱允炆刚离开,朱元璋便端起刚刚朱允炆盛好的粥,递给了朱雄英。
“我在医院排队的时候,吃了两根油条,不饿。”
朱雄英打开了随身携带的袋子,拿出一种种朱元璋从未见过的东西。
“父王的病要紧,药我都带来了。”
“父王,您先把这两种药,每种两粒,服下后吃点粥。”
“内服的,外用的,服药医嘱,注意事项,孩儿慢慢说给你们听......”
“如此也就不需要担心成员还会跟当初的丞相一样,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力壮大,威胁皇权。”
朱雄英缓缓的解释着。
随着朱雄英说的越来越透彻,朱元璋的两眼放光了,越发觉得这个办法有些高明了。
他以前就没想过可以这么做呢。
工作量大幅度减少不说,有人帮忙给自己干活了。
但是这些人还没有什么实权,最终还要他这个皇帝点头才可以。
这个办法,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面,解决了他先前的担忧。
“好,这办法好。”
“那你说的军机处,又是什么东西?”
朱元璋大为赞赏。
随后继续追问道。
“军机处,其实就跟情报部门差不多,但是和您设立的锦衣卫可不是一回事。”
“这是军方的用于处理情报的机构,都是处理军机要务,您可以理解为,军事和政治分开,内阁管理政事,而军机处主要负责军务。”
“同样,军机处也不给实权,官职也不高,帮助皇帝处理军务,最后还是皇帝来拍板,也是轮换制度。”
朱雄英继续解释。
“原来这样,不错,不错。”
“军政分离,不给他们发号施令的权力,最后所有事情还是要咱来拍板。”
朱元璋听后连连点头。
越发的觉得,这军机处还有内阁实在是太好了。
推广。
必定要把这两个部门建立起来才行。
“皇爷爷,我们还是去看看我爹吧。”
“这些奏疏真是看得人头疼,将来您挑选出内阁大学士,让他们来看。”
“等到那时候,头疼的就是他们了,您这个皇帝,只需要看内阁汇报的消息和处理的意见就可以了。”
朱雄英将奏疏放回到了桌案之上,同时又话锋一转地说道。
“您说的都对,这些折子,咱也是不想看了,回头咱就成立这两个部门,这些奏疏就让他们去看吧。”
说着朱元璋大笑起来。
说话之间,爷孙两个直接就离开了御书房,朝着东宫走去。
宫门之外,刚刚下朝的文武百官。
泾渭分明的站成了两排。
文武对立,剑拔弩张。
这个局面好久没出现过了。
往日双方虽说不对付。
但是好歹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,今日早朝上的交锋,算是撕破脸皮了。
双方自然都不想给对方好脸色。
“舅爷,真的是雄英。”
“是的,我绝对是不可能看错的。”
常升虽然故意压低声音,但是蓝玉还是从他的话语中听到了一丝激动和兴奋。
“昨天我就跟你们说了,陛下还有太子爷都确定过了他的身份,这事情就不会有假了。”
冯胜在一边提醒道。
实际上蓝玉此刻心里的激动不比常升少。
但是他在极力克制。
并没有直接表现在脸上。
“要叫皇太孙,叫什么雄英。”
蓝玉瞪了一眼常升,没好气地说道。
“哼,就算他真是雄英,那也是皇长孙,何时被封为皇太孙了!”
“太孙是储君,是你蓝玉说的算的吗?”
“你蓝玉何等居心?”
碰巧从旁边经过的黄子澄,直接冷哼道。
他和齐泰两个人正愁着怎么抓住蓝玉的小辫子呢。
没想到这家伙自己就送过来了。
“黄子澄,你不要给咱扣帽子。”
“立嫡立长,你不知道?”
“如今皇长孙归来,那他就是大明的皇太孙,这有什么问题?”
蓝玉不以为然道。
“此子到底是不是皇长孙还不确定呢!”
“一个死了十年的人,怎么可能直接活过来?”
“如果是皇长孙的话,那为什么十年来一点消息都没有?偏偏太子爷病重了,他就出现了?”
“这也实在是太巧了吧?”
齐泰在一旁煽风点火。
“你们两个这话如果刚刚在奉天殿说出来的话,咱就敬你们是两个爷们。”
蓝玉一声冷笑,看向两人的眼神,就如同看着跳梁小丑。
“你!”
黄子澄还有齐泰两人无话可说。
鼻子差点就要气歪了。
“哼,也不过如此吗!”
蓝玉轻声一哼,大马金刀转身就走,懒得多看两个人一眼。
......
东宫之中。
吕氏母子,正愁眉不展。
“母妃,皇爷爷今早上在朝堂上宣布了大哥回来的消息,先生他们可能阻止得了?”
朱允炆一脸担忧。
“这个时候,怕是都已经散朝了,应该有结果吧?”
吕氏的脸色也阴晴不定起来。
她也无法确定,朝堂上的文官,施压的话,能否改变最终结果。
她是真的不甘心。
“陛下驾到。”
“皇长孙到。”
就在此时,二虎的声音在门口传来。
吕氏和朱允炆脸色大变。
这是下朝了。
朱元璋带着朱雄英直接了来到了东宫。
显然朝堂上的结果是不乐观的,如果黄子澄成功了,他们怕是也不会来东宫了。
“陛下圣安!”
“皇爷爷圣安!”
母子二人在朱元璋进院以后,赶忙上前来行礼。
目光不断地往朱雄英身上瞟。
在看到了朱允炆的一刻,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厌恶的神色。
如果说朱雄英的归来,仅仅是要让他把重心转移。
那么从朱雄英的口中得知朱允炆上位以后的种种举措,他对这个孙子,算是失望到了极点。
一个懦夫,没什么主见偏听偏信,还被文官牵着鼻子走的废物,自己怎么就选他来当了皇帝呢?
“还是免了。”
“咱和雄英是来看看标儿的,你们就在外面看着吧。”
朱元璋昨天就下令了,除了锦衣卫,任何人都不可以进入朱标的寝宫。
包括吕氏还有朱允炆母子两个。
吕氏闻言以后,脸上的表情直接僵硬起来。
但是迎上朱元璋狠辣的目光,到了嘴边的话,直接又给咽了回去。
朱雄英朝着吕氏母子露出了一个奇怪的笑容,就跟着朱元璋去了朱标的寝殿。
“母妃,皇爷爷的眼神真可怕!”
“他看允炆的眼神,已经跟往日不一样了。”
朱允炆就跟一个泄气皮球一样,直接就瘫软在了院中的石凳上面。
就跟丢了魂一样。
尤其是朱元璋第一眼看他的时候,朱允炆分明是从那眼神里看到了厌恶。
这是为什么呢?
仅仅是因为大哥回来了吗?
周王这些人被废为庶人,流放了云南,都已经没办法容忍了。
何况自己的亲儿子,还被逼的自焚,真是彻底破防了。
这还是削藩吗?
这不是削脑袋吗?
“刚刚孙儿都说了,您可别上火。”朱雄英赶忙劝说:“这毕竟都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,如今我来了,就绝对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。”
“再说了,十二叔现在不是好好的吗?”
看到朱元璋,气的简直要吃人的模样,朱雄英只好劝说起来。
听到这话,朱元璋才算是压住心中的怒火。
“继续说,后来怎么了。”
他催促着朱雄英说下去。
“湘王自焚以后,允炆没有停手,同年把齐王还有代王都废作庶人,岷王同样被流放到了漳州。”
“从此以后,原本他们定制的削藩政策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步,就差对燕王动手了。”
朱雄英也很无奈,只能继续往下说。
“等等,如果说允炆害怕你的四叔,何故把你的三叔还有二叔给落下了?”
朱元璋急着追问:“允炆如此削藩,他们就完全无动于衷吗?”
“允炆登基的时候,秦王和晋王都已经不在了,嫡出的藩王里面,就剩下了燕王还有周王。”
“你说什么,你是说?老二和老三,走在了咱前面?”朱元璋一听这个,差点一口气背过去。
“皇爷爷,你可别激动,这些都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,您听了别着急上火。”
“如今孙儿归来,一定会改变这些事情,这些事情不一定还会发生了。”
朱雄英赶忙劝说。
“你给俺说明白些,你二叔和三叔,是怎么没的?”朱元璋急问:“什么时候没的。”
“洪武二十八年八月秦王被三个毒妇给毒死了,洪武三十一年三月,晋王在太原病逝。”
朱雄英苦笑地说:“二叔三叔确实先您走了。”
“为何会这样?”朱元璋越发激动:“原本的历史上,你爹没了,你二叔三叔也先咱而去,老天爷这是要让咱一个个送走咱的这些孩子吗!”
“您放心,有我在,这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的。”
“三叔那里还好说,多注意他的身体状况也就是了,可是二叔......”
朱雄英说到这,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
要说混账,秦王也真是个混账,要不是他是藩王,他干的事情,死一百次也不冤枉了。
被人毒死,纯粹是因为他咎由自取。
“咱明天就派人去西安府,把这混蛋给抓回来。”
朱元璋咬牙切齿,实际上,秦王离开应天并没多长时间。
因为秦王朱樉在封地上干的那些事情,实在是民怨沸腾,洪武二十四年他就被朱元璋召回应天府问罪。
之后就有了太子朱标巡视陕西,考察迁都的事情,暗中调查了朱樉的所作所为。
在朱标西巡归来的途中,虽然已经病倒了,依旧在给朱樉求情。
实际上朱元璋也不会把自己的亲儿子怎么样,朱标给朱樉求情,他也就答应了下来。
目的就是为了让朱樉接下他大哥这个人情。
记得他大哥对他的仁慈。
两个月前,朱元璋就把朱樉放回西安的封地了。
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这个逆子回去后,不过是稍稍收敛。
根本不可能痛改前非。
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三年以后会被妇人给毒死的原因。
这些事情,不知道也就算了,既然已经知道了,哪怕朱樉再怎么不成器,他也是当爹的。
也不能看着儿子自生自灭。
他不能让朱樉继续胡作非为了,为了保住他的命,就算把他给圈禁起来,也会在所不惜。
“不管如何说,先把你二叔弄回来,敲打敲打再说。”
“过后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,先把人给保住。”
朱雄英无奈地点头。
“顺带把你的这些叔叔们也都叫回来,正好跟他们说说你回来的事情,让他们都见见你。”
“你八岁之前的事情,都想不起来了,你的这些叔叔们,见了面,估计也不认识了吧?”
说到这,朱元璋又感觉,似乎有些多余问,朱雄英连他这个爷爷都不认识,还能认出他那些叔叔?
那才见鬼了呢。
“陛下,晚膳已好,要传膳吗?”
就在这时候,二虎走了进来。
恭敬地询问。
“先用膳,剩下的以后再聊。”
朱元璋打住了话茬。
还是决定先跟朱雄英用膳。
朱雄英之前说的那些话,他也要先好好捋捋。
从现在开始,朱元璋对朱允炆的态度,也已经发生了改变。
原本朱雄英的回归,朱元璋决定将心思放到他的身上。
但是其他的孙子他也关心是应当的事情。
这就跟朱标还有其他皇子的区别。
别人都说,朱元璋眼里就只有一个朱标,但是那是对于朱标而言。
朱元璋很护犊子,从秦樉身上就可以看得出来。
就算是他闯下了再大的祸事,也就是关起来,教训教训而已。
如果让他亲手处置自己的儿子,那可是真的想多了。
除非真的有哪个儿子,敢冒天下之大不韪。
想要造他老朱的反。
但是这些个儿子,有一个敢的吗?
所有藩王们也都清楚得很,只要不触碰朱元璋的底线,就可以高枕无忧,就算是做错事了,顶多也就是挨个骂,受个处罚而已。
根本无关痛痒。
如此也让很多藩王,行事完全没有忌惮。
秦王朱樉如此,齐王如此,岷王也是如此。
鲁王更是如此。
只不过鲁王朱檀荒唐的沉迷炼丹修道,活活把自己吃死。
那也怪不得别人了。
再说朱允炆,就算是朱雄英归来,朱元璋也不可能说就不要这个孙子了。
喜欢自然还是喜欢的。
要不然之前也不会说让允炆可以做朱雄英的左膀右臂。
可听完了朱雄英这些话,他的这种想法,算是彻底打消了。
再见到朱允炆的话,朱元璋都怕压不住内心的火气。
到时候不给他甩脸子已经很便宜他了。
“大孙子,这些都是宫中御厨做的美食,虽然咱是皇帝,但吃的也不是很多,这些菜应该足够咱们爷俩吃了,快尝尝。”
太庙前。
一位气质高雅的贵妇人,带着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郎。
少年郎身着蟒袍,眉清目秀,正是正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。
“二虎,父皇在太庙里?”
贵妇人自然是朱允炆的生母,现如今大明的太子继妃,吕氏。
“回娘娘的话,圣上在为太子祈福。”
二虎是朱元璋的贴身心腹,与朱元璋几乎形影不离,不坑不卑的回答吕氏的问话。
“本宫正要给列祖列宗上香,保佑太子的身体早日康复。”
吕氏一脸忧色,语气沉重。
但太庙门口的二虎,却一点没有让开的意思,“娘娘请在外等候,圣上吩咐了,任何人不得进入太庙打扰。”
“连本宫为太子祈福也不行?”
吕氏的声音冷了几分。
二虎略微一低头,向吕氏再行一礼,“娘娘请恕罪。”
吕氏略微皱了皱眉头。
她来太庙为朱标祈福安康,自然不是碰巧遇到朱元璋也在。
而是瞅准了时机,得知朱元璋来太庙拜祭,便马上带着朱允炆赶了过来。
如今太子病重,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,吕氏和朱允炆便失去了最大的倚仗。
朱标在,吕氏是太子继妃,朱允炆是皇长孙。
朱标活着,吕氏将来能做皇后,朱允炆将来也是大明的太子,也能做大明的皇帝。
一旦朱标病故,其他皇子便有可能被立为太子,大明江山也就没吕氏母子什么事了!
唯一的希望,便是朱元璋看重朱允炆,立朱允炆为皇太孙,继承皇位!
现如今,年长的皇子多在外为藩王,不在朱元璋身边。
以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感情,吕氏觉得立朱允炆为太孙的可能性很大!
她带朱允炆前来太庙,假装巧遇朱元璋也在为朱标祈福,便是要让朱元璋看到朱允炆的孝心,讨朱元璋的喜欢。
“二虎侍卫忠心耿耿,本宫岂有怪罪之理?”
吕氏谦让道,“本宫便在太庙之外等候,让允炆进去,为他父王祈祷列祖列宗的保佑,也正好陪着他皇爷爷。”
“父皇最重孝道,也一定能体谅允炆这片孝心。”
“这......”
二虎很为难。
陛下的命令,二虎不敢违背。
可朱允炆是太子的长子,老爷子的长孙,陛下又最看重亲情孝道。
二虎要是一直拦着朱允炆不让进太庙,似乎也不一定能在陛下那里讨到好,放朱允炆进去,又怕陛下责罚。
正当二虎左右为难,朱元璋威严的声音,从太庙里远远的传了出来。
“二虎,何人在外喧哗?”
“陛下,太子妃娘娘带着皇长孙殿下,来太庙上香,为太子祈福。”
二虎如蒙大赦,赶忙躬身禀报。
“哦,原来是允炆?”
朱元璋刚确认自己回到了大明,依旧在太庙中,大孙朱雄英也跟着来了。
还没来得及高兴,就隐约听到太庙外有人在说话。
朱元璋顿时怒上心头,进入太庙上香之前,他特意交待过二虎,不许任何人打扰。
听到是朱允炆想为父亲朱标祈福,朱元璋才略微消气。
“允炆,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!”
“放心,你父王一定会没事的,咱刚刚问过列祖列宗了,标儿这个月就能痊愈。”
“回去早点歇着吧,别忘了每天给你父亲请安。”
全程没有和吕氏说一句话。
吕氏的一点小聪明,在朱元璋面前如同班门弄斧。
只不过朱元璋现在没有心思去深究而已。
“孩儿谨遵皇爷爷教诲。”
朱允炆大气不敢出,恭恭敬敬的跪拜,离开太庙。
吕氏也不敢再造次,乖乖的带朱允炆回了东宫。
“大孙,你说过,标儿的病不难治!”
打发走朱允炆和吕氏,朱元璋马上回头,极为激动和期待。
“我说朱爷爷......”
“你是大明皇孙,标儿的嫡长子,应该称咱为皇爷爷!”
刚才在现代,朱元璋没有计较,回到了熟悉的大明,帝王之气瞬间归位。
“皇爷爷!”
朱雄几乎是没什么心理障碍的,就喊出了口。
朱雄自己在现代也是孤儿,来到洪武年,化身朱雄英。
太子朱标是我亲爹,还没病死,朱元璋是我亲爷爷,如此美妙的开局。
有什么理由不接受?
“我说皇爷爷,离太子......离我父王病逝还有将近一个月,他的病应该还没到无药可医的地步。”
“现在您都开了天眼,明白父王此番生病的严重性,您集合大明所有的神医,还能治不好?”
“哼!标儿身体抱恙,咱哪次不是找大明最好的大夫来医治?”
朱元璋板着脸,骂道,“这次的病,拖得时间有些久,太医院的御医都是些废物,不顶事!”
此前,朱元璋确实没有预料到,朱标考察关中洛阳一带,回来后会一病不起,更想不到,这场病真的要了朱标的命!
但他也的确召集了最好的御医,为朱标医治。
“对,都是废物!”
朱雄原本是想安慰朱元璋两句,但听到朱元璋骂御医,朱雄也忍不住跟着骂。
“连华夏历史上最好的太子都治不好,一点用都没有!”
“走,皇爷爷,去看看我父王的情况!我还不信了,六百多年后的医学都治不好?”
说着,朱雄掏出了口袋里的手机看看。
在大明自然是没有信号的,其他一切正常,还有一半的电量,当个数码相机用是没问题的。
朱雄不会医术,当然没办法亲自给朱标治病。
但他可以把朱标的拍照记录下来,回到现代去医院找药。
不过在这之前,朱雄必须先确定一件事。
“皇爷爷,您有没有想过,您是怎么从大明到了现代,又是通过什么从现代回到了大明,还带上了我?”
“朱家列祖列宗显灵!”
朱元璋几乎是不带思考的就回答了一句。
死去多年的嫡长孙重新出现在眼前,还提前预知了太子朱标的死,让朱元璋有机会避免悲剧的发生,这不是朱家祖宗的在天之灵保佑?
然后,朱元璋的目光又缓缓注视到了自己腰间的玉佩上。
没记错的话,除了列祖列宗保佑,是这块玉佩发出的光芒,将他们带回了大明太庙。
“如果孙儿猜测的没错,这块玉佩就是穿越大明和现代的媒介!”
“也就是后世所说的,时空隧道!”
朱雄见朱元璋反应过来,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和打算。
“孙儿可以通过玉佩,去六百多年后的华夏,为父王寻药!”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