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是你的死期!”
李轩抬头看向城楼,怒目而视,喝道:“赵崇义,你这奸贼,陷害忠良,妄图谋朝篡位,今日便是你的末日!”
李轩并没有急于攻城,而是修书一封,派人送入宫中,向皇帝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冤屈,以及赵崇义的种种罪行,并附上了确凿的证据。
信中写道:“陛下,儿臣蒙冤已久,皆因赵崇义这奸贼陷害。
他伪造证据,勾结土匪,妄图谋朝篡位。
今儿臣呈上证据,恳请陛下明察,还儿臣清白。”
皇帝看到信件后,大为震惊,立刻派人暗中调查。
与此同时,苏瑶利用自己的轻功和江湖手段,潜入京城,联络旧部,里应外合,控制了京城的一些关键据点,如城门、粮仓等。
苏瑶身着夜行衣,如鬼魅般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,与旧部接头,说道:“兄弟们,时机已到,我们里应外合,助公子洗清冤屈。
大家按计划行事!”
几日后,皇帝的调查结果出来,证实了李轩所言非虚。
皇帝龙颜大怒,拍案而起,喝道:“赵崇义这逆贼,竟敢如此胆大妄为!
来人,将赵崇义满门抄斩!”
李轩在众人的簇拥下,昂首阔步地走进皇宫。
皇帝亲自迎接,为他恢复皇子身份,并对他的隐忍和能力赞赏有加。
皇帝看着李轩,感慨地说道:“轩儿,是朕错怪你了。
你受苦了。”
李轩跪地叩拜,说道:“陛下圣明,儿臣不怪陛下。
如今真相大白,儿臣愿为陛下分忧,为大唐效力。”
然而,恢复身份后的李轩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。
朝堂之上,仍有一些赵崇义的余党心怀不轨,企图伺机报复。
李轩不动声色,暗中布局,与苏瑶、张智和清风先生等人商议对策。
李轩坐在书房,面色凝重,说道:“如今赵崇义虽死,但余党未除,恐生变故。
大家可有良策?”
张智沉思片刻,说道:“殿下,我们可利用余党急于复仇的心理,设下陷阱。
故意放出消息,称殿下将在某座寺庙祈福,身边只带少量护卫。
余党们以为有机可乘,定会前来暗杀。
我们提前设下伏兵,将其一网打尽。”
苏瑶点头赞同,说道:“此计甚妙。
我可带领一些江湖兄弟,协助殿下。”
清风先生也说道:“如此,可保万无一失。”
他们依计行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