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旺仔小说网 > 现代都市 > 全文章节穿成阿斗,打造千古盛世

全文章节穿成阿斗,打造千古盛世

排骨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军事历史《穿成阿斗,打造千古盛世》震撼来袭,此文是作者“排骨”的精编之作,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刘闪刘禅,小说中具体讲述了:和武器装备也是重要因素。这个年代没有基础的科学研究,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,更没有配套的原材料生产工厂,就算刘闪拥有许多知识,他也不可能造出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。刘闪只能琢磨着,能否依靠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见闻和知识,将现有的各类武器加以改进。“陛下,你不宜再往前走了!”黄晧小心地提醒道。刚才,刘闪心里一直在想事情,经过黄晧的提醒,刘闪这才注......

主角:刘闪刘禅   更新:2024-02-07 04:04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刘闪刘禅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全文章节穿成阿斗,打造千古盛世》,由网络作家“排骨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军事历史《穿成阿斗,打造千古盛世》震撼来袭,此文是作者“排骨”的精编之作,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刘闪刘禅,小说中具体讲述了:和武器装备也是重要因素。这个年代没有基础的科学研究,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,更没有配套的原材料生产工厂,就算刘闪拥有许多知识,他也不可能造出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。刘闪只能琢磨着,能否依靠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见闻和知识,将现有的各类武器加以改进。“陛下,你不宜再往前走了!”黄晧小心地提醒道。刚才,刘闪心里一直在想事情,经过黄晧的提醒,刘闪这才注......

《全文章节穿成阿斗,打造千古盛世》精彩片段


董允、郭攸之送来刘闪想要的资料,由于不能完全识这个时代的文字,刘闪只能让他们口述,自己重新记录了一份。看着这些材料,刘闪深切感受到大汉当前的危机和战争的残酷。

在汉代的鼎盛时期,全国人口数大约在五千万左右,据他们提供的数据,现在魏、蜀、吴三国人口总数仅有800余万!其中大汉的人口大约105万,而吴、魏两国的人口数大约在240万和450万左右。

在这个时代,战争几乎全部以人为主,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战力的重要指标,大汉竟然不到魏国的1/4,如果再这样消耗下去,最终灭亡的必是大汉!

现在的大汉,军队只有20来万,能算得上“精兵”的不足10万,这个数量与魏、吴两国的80万和40万相比,简直少得可怜。

难怪诸葛亮每次北伐都不敢涉险,如果失误一次,哪怕折损个几万兵卒,对大汉来说已是沉重的打击!然而,这对吴、魏两国来说却不值一提!

看到当前的粮食产量,刘闪又捏了一把汗!

当前,国内的军粮主要以稻谷和部分小麦为主,在蜀中各地,这些都是一年生作物;只有部分地区少量种植了一些豆类,主要用于马料。

现有的粮食生产量,只能基本满足国内百姓的温饱,就算想扩充军队也无多余的粮饷,如果再出现自然灾害或人为的战争损失,必将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。

当前的益州,除成都平原以外,很多地方都是丘陵地带,适合种植的红薯、土豆、玉米等农作物都在明朝前后才会传入,刘闪觉得特别可惜。

在刘闪生活的现代,经常有人指责诸葛亮和姜维穷兵黩武,空耗了大汉的国力,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。

按他们的说法,如果诸葛亮和姜维能让大汉休养生息,等到兵强马壮时,再与魏国决战方为上策。

以前,刘闪也是这种看法。然而,他看到这些资料之后,终于理解到诸葛亮和姜维的无奈:他们的数次北伐,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
道理很简单:大汉在休养生息的同时,吴、魏两国也在休养生息,这两国的战争潜力是大汉的2倍和4倍!正所谓“强则恒强”,不论战或不战,大汉始终是最弱的一方!唯有设法以少胜多,以战止战,才是上上之策。

刘闪既不懂行军布阵,也不懂兵法韬略,想要以少胜多或多打胜仗,除了拥有魏延、姜维这样的良将之外,兵卒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也是重要因素。

这个年代没有基础的科学研究,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,更没有配套的原材料生产工厂,就算刘闪拥有许多知识,他也不可能造出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。

刘闪只能琢磨着,能否依靠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见闻和知识,将现有的各类武器加以改进。

“陛下,你不宜再往前走了!”黄晧小心地提醒道。

刚才,刘闪心里一直在想事情,经过黄晧的提醒,刘闪这才注意到,眼前的建筑跟披香殿有点类似,应该是某个妃嫔的寝殿。

刘闪停下脚步,疑惑地问道:“为何?”

“陛下,这里是永宁殿,是张皇后的寝殿。”

刘闪想起昨日翻牌子时那位内侍的话,心里也很好奇:这位张皇后能让刘禅十年不想见她,到底得有多丑?

“无妨,朕去看看!”

刘闪径直往里走,黄晧急忙上前两步拦住,躬身说道:“陛下,要不要先去通传?”

“不必,你们不用跟来!”

“诺!”

刘闪怕被张皇后的丑陋吓跑,从而引起尴尬,于是轻放脚步,慢慢地进入殿内。

殿内被打扫得极为整洁,却十分冷清。

殿后方是小花园,一名青衣婢女,正拎着水桶浇灌园内的花草,刘闪只能看到她的背影和及腰的长发。

此女子大约二十五六岁年纪,比自己略矮一点,从背影和侧面看来,她长得比较丰满,估计120斤左右,身体十分健壮,完全不像张贵人或其他婢女那般弱不经风。

桶里的水很快就用完,女子快步走向井边,熟练地放下木桶。片刻之后,她轻松地单手拎着木桶来到园边。

这一次,刘闪看清了她的面部,这是一张娃娃脸,白晰的圆脸蛋未施粉黛,看起来肉嘟嘟的十分可爱,刘闪很想上去捏两把,最终还是忍住了。

永宁殿并不大,刘闪四周看了看,仍然没找到那位长得很丑的张皇后,也没看见其他的婢女。

刘闪知道,后宫的嫔妃由于等级的不同,配置的婢女数量也不同,披香殿的张贵人身边有四个婢女,而这里却只有一个。

婢女正在细心地拔除园内的杂草,刘闪确认永宁殿只有她一个人,寻思着,或许张皇后带着婢女,向吴太后请安去了吧。

没有见到奇丑的张皇后,刘闪难免觉得有些郁闷,悄悄地退出了永宁殿。

黄晧立刻迎上来,刘闪未等他说话,提出想参观生产和储存兵器的武库,黄晧脸上满是欣喜,几名内侍急忙离去。

少时,几名内侍眉飞色舞地拎着几个笼子过来,笼子里,竟是几只体型健壮的斗鸡!刘闪自然哭笑不得。

原来,刘禅特别喜欢斗鸡,又惧怕吴太后和诸葛丞相,经常以“巡查武库”为名,瞒着他们前往宫外斗鸡,这些事情自然瞒不住众大臣,但刘禅毕竟是皇帝,他们也不敢说什么。

前几日丞相病危,近两日又逢丞相病故,在这个特殊的时候,黄晧不敢再提“巡查武库”之事,如今刘闪主动提出,难怪他们马上就来了精神。

刘闪未动声色,询问了宫中斗鸡的数量后,立刻下令,将三十多只斗鸡,全部送到膳房做成鸡汤,黄晧纵有万般不舍却不敢违抗。

“报!”

就在刘闪即将巡查武库时,一人飞奔而来:“陛下,南人再发叛乱,越巂郡郡守被杀!”

卧槽!难道自己穿越而来,做了某些事情改变了历史?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,南中地区便从此归顺大汉,史书上不都这么说吗??

现在北有强魏,东有吴国,南有叛乱,简直是危机四伏!

难道……自己注定是个亡国之君?

“传众臣,崇德殿议事!”

文中的人口数量借鉴晋初史料统计,作者考虑到在这之前几十年仍有战争,所以适当加了一些;此人口不含“蛮”、“羌”等“外族”;作者尽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,但本文毕竟不是历史,各位看官仅供娱乐,不必深究。


就在刘闪即将进入成都城时,几十里外的东广汉郡,五成县治所内。

杨仪指着一名身着甲胄的男子,厉声质问道:“刘将军!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?本来说好派几个人前去行刺,你却派了八百人!你还敢兵进成都,究竟意欲何为?”

“杨长史!本将还得感谢你从旁协助,哈哈哈!如今,本将大事将成,难道……这个时候你想置身事外?”男子不屑地反问道。

说话的男子名叫刘莲,其父正是刘循。

刘循是刘璋的长子,当年刘璋投降刘备之后,刘循受岳父庞羲的引荐在刘备帐下任职,被拜为奉车中郎将,后迁往东广汉郡任郡守之职;刘循亡后,其子刘莲接任其职。

然而,刘循只是表面上归降,他始终记得父仇,对刘备窃取西川之事念念不忘,与投效吴国的弟弟刘阐(又名刘炜)私下多有往来。刘阐投效吴国后,被孙权封为御史中丞,刘阐亡故后,其子刘磐继任父职。

刘莲和刘磐这两个同宗兄弟身居蜀、吴两国,一直都在卧薪尝胆,招兵买马,试图等待时机恢复西川的基业。

如今,张任之子张秀,泠苞之子泠齐,王累之子王安,以及众多的西川旧部,都被他们拉拢并收入麾下。

如果了解三国史的人都知道,自刘备称帝后,朝中也是派系林立。在这个时候,可以粗略地分为外来的荆州派和本土的益州派。

自诸葛亮北伐开始,一直到重臣李严被罢黜,朝中“益州派系”的力量已经大大削弱;自诸葛亮病逝后,国内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,逐步变成了“主战派”和“主和派”之争。

就如诸葛亮灵柩回成都时,最先爆发的就是夺权之争:坚定的“主战派”元老魏延,他没有了诸葛亮的支持,自然受到“主和派”的疯狂打压,不过,刘闪却救下了即将身死的魏延!

在这之后,刘闪的态度很明确,他从大汉的长远利益出发,重用“主战派”的魏延和姜维,自然会引来“主和派”的不满,原有的荆州派系、益州本土派系也好像结成了统一的“主和派”。

其实,不论是“主战派”还是“主和派”,这只是政见的不同,他们对大汉都是一片忠心。因此,刘闪也在尽量调和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矛盾,随着姜维的多场胜仗,两派之间的矛盾也减弱了许多,形势一片大好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刘闪却忽略了另一股力量,这就是“西川旧臣”中的潜在威胁。

杨仪始终憎恶魏延,并在朝上出言不逊,不论是原有的荆州派还是现在的主和派,再也没人敢支持他;杨出狱后为报私仇,他与几个“西川旧臣”混在一起,这就水到渠成了。

杨仪的目的很简单:借助刘莲之手,收买几个魏延的家将前去行刺!杨仪知道刘闪身边有武艺高强的向宠,他知道行刺不会成功,只是想借机制造刘闪与魏延之间的嫌隙,借机除掉魏延。

因此,杨仪策划的行刺只是做做样子,哪料到刘莲竟会派出八百死士前去行刺,并且吓得刘闪前往永安“督军”,这完全在杨仪的意料和控制之外。

然而,杨仪更没料到刘莲敢兵进成都,自然愤愤难平,于是出言质问,这就有了刚才的一幕。

面对杨仪的指责,刘莲满不在乎地说道:“杨长史,你就放心吧,本将一直关注着阿斗的行踪!我料到他会逃往永安,我已在涪水布署重兵,广都方向也有一支奇兵!如今成都空虚,本将大业必成!”

“刘莲……你……你到底想干嘛?”刘莲的话让杨仪冷汗直冒!

“杨长史!自古以来,成王败寇!今日,你和本将已经在一条船上,本将希望你睁大眼睛看清楚!看清当前的形势!本将已有魏延、刘永、刘理以及吴太后的支持!等我恢复西川基业,杨长史功不可没,本将绝不相负!哈哈哈!”

“哼!你还是别做梦了!”杨仪不屑地说道:“吴太后不支持自己的儿子,反而会支持你?你恐怕真的在做梦吧!”

“杨长史!你或许忘了吴太后的身份!吴太后的前夫刘瑁,乃是刘焉之子、刘璋之兄!当年刘玄德窃取西川,本就名不正言不顺!西川乃是刘璋之基业,我身为其孙取之,乃是天经地义!今,刘理、刘永被阿斗盯得死死的,吴太后不支持本将,难道支持那个阿斗?”

“就算吴太后支持你又如何?现在军权由姜维掌管,姜维又是阿斗的宠臣……”

“杨长史,你多虑了!哈哈哈!”刘莲大笑道:“军权在姜维手上又如何?今,姜维的兵马远在秭归,等他回到成都,本将已经高坐龙椅!届时,姜维身后无主,军中又有吴班、吴懿与吴太后同一阵线,本将有何忧虑?再说了,本将还有魏延的支持,大事必成!”

“真是笑话!魏延会支持你?”杨仪满脸的不屑。

“不错,魏延不会买本将的账,但他会买吴太后的账,哈哈哈!如今的魏延,恐怕已经杀入成都!”

“好你个刘莲!原来你这篡位之举,已经谋划多时!”

“哼!我父子二人苟且偷生,忍辱负重多年,等的就是这一天!”

“想不到!真想不到!我杨仪竟会被你利用!唉!我杨仪将背千秋之骂名矣……你……你……休想得逞……”

杨仪大怒道,头也不回地离开大殿,飞身跨上一匹快马,欲赶往永安,请姜维回师勤王。

“嗖!”

一支长箭正中杨仪背心的要害,他闷哼一声跌下马来,气若游丝。

“敬酒不吃,吃罚酒!”刘莲上前猛踢杨仪几脚,厉声喝道:“如今,本将的大军已经生擒阿斗!你去永安又有何用?事成之后,本想封你个廷尉之职,你却不识时务!”

刘莲说罢,突然四周鼓噪声四起,喊杀震天,王安急匆匆地跑来说道:“主公!城北突然杀来一队兵马,末将全力挡之,请主公速从南门撤离!”

“休要慌张!成都附近,并无姜维的兵马!你是不是看错了?那应该是张秀将军,从涪县方向赶来的兵马吧?”刘莲疑惑地问道。

“主公,那不是张将军!”

“哦?难道是吾族弟刘磐的兵马?”

“主公啊,就算刘磐将军想引兵来援,他如何过得了永安?”王安心急火燎地说道。心中暗叹,智商如此低下的刘莲竟敢谋反!看来自己跟错了人。

“这就奇怪了,到底是哪路兵马?王将军,你确定不是张将军?”

“哎呦主公啊,赶紧快走吧!我能确定不是张将军!他们好像打的是“魏”字旗号!如今,我城中兵将不足,五成县不可久留,主公勿要迟疑!”

“魏”字旗号?难道是魏延?哈哈哈!必是魏延已经攻取成都,正赶来迎接本王!哈哈哈!真没想到,魏将军来得这么快!”

“主公啊!事情可能有变!这队“魏”字旗号的兵马,并非前来迎候!我城中的兵将皆已被其斩杀!”

“怎么可能?魏延怎会临时变卦?”刘莲仍在疑惑,但并不准备放弃:“可有涪县张将军的消息?”

“主公啊,这队蜀兵从城北方向而来!如果真是魏延,他来的路上必经涪城,想必张将军已经……主公,勿再拖延,赶紧从南门撤吧!”

“怕什么?本将在广都方向,还布有泠齐将军的兵马,他可能已经攻陷成都,或许已经活捉阿斗,本将为何要逃?就算真是魏延杀来,只要我有阿斗在手,他又敢奈我何?”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